日前,公司2023级本科生隋子贤等撰写的论文《辽宁恐龙化石分布》在我国地学学术期刊《地质与资源》上在线发表,成为公司科研育人培养模式取得的又一个重要标志性成果。
辽宁是我国乃至全球恐龙化石研究的热点地区。该论文系统总结了辽宁恐龙化石的种级数量、地史与地理分布情况,为综合认识辽宁地区恐龙的演化历程提供了科学依据。在分类群方面,论文详细梳理了辽宁恐龙的组成特征,首次全面统计并确认目前辽宁已发现恐龙化石74种(包括兽脚类、蜥脚型类和鸟臀类等骨骼化石67种,足迹化石4种及恐龙蛋化石3种),是我国恐龙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。地史分布方面,辽宁地区的恐龙化石最早发现于中侏罗统海房沟组,此后在中-上侏罗统的髫髻山组及上侏罗-下白垩统的土城子组已具一定规模,在下白垩统义县组多样性及数量达到顶峰,在白垩系九佛堂组、沙海组、阜新组、孙家湾组及泉头组也均有发现,延续至少七千万年。地理分布方面,辽宁恐龙化石集中分布在辽西地区,辽北地区也有发现,总体呈北东向带状分布特点。
一直以来,公司在人才培养方面坚持“科研带动教学”的工作理念,注重员工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训练。公司本科生在入学第二年即可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,在老师指导下系统收集资料、观察测量标本、研究分析数据、撰写学术论文,近年来已有多名本科生在SCI及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,这不仅是员工学术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,更为他们未来开展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据悉,《地质与资源》是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,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,是我国地球科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核心期刊之一。该论文是在公司青年教师殷亚磊博士等指导与参与下完成,合作者包括公司2024届本科生岳亭竹等。此项成果得到了“国家级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”(202410166019)及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”(42402018)等的资助。

图1. 辽宁典型恐龙化石. a,兽脚类中华龙鸟(中华鸟龙); b,兽脚类小盗龙; c,蜥脚型类辽宁巨龙; d,鸟臀类鹦鹉嘴龙

图2. 辽宁恐龙地史分布

图3. 辽宁恐龙化石地理分布
全文引用(链接):
隋子贤,岳亭竹,张洪钢,殷亚磊.辽宁恐龙化石分布[J/OL].地质与资源.
https://link.cnki.net/urlid/21.1458.P.20250820.1622.002.